您的位置:首頁 >國內 >

        它是我國首個以“國際”冠名的民用機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與經濟特區比翼齊飛

        2021-12-04 07:43:12    來源:廈門日報

        T4航站樓承接了T3航站樓近一半的客流。從此,廈門機場正式進入“雙樓運行”模式。(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云 攝)

        廈門網訊 (文/圖廈門日報記者 謝嘉迪  通訊員 喬曉溦(除署名外))20世紀80年代,一聲開山炮響,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。彼時的特區,四面環海、交通閉塞,如何乘上高速發展的東風?敢為人先的特區人敢想敢干:建自己的機場!1983年10月22日,機場正式通航,它是我國首個以“國際”冠名的民用機場。

        40年光陰似箭、滄海桑田。如今的廈門,正向“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”建設目標邁進。作為對外交往的門戶,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與經濟特區比翼齊飛——客貨業務高速增長,航線通航全球125個城市,曾經的黃沙荒地,已成為特區人溝通八方、連接世界的“海西之窗”。正因如此,“我心目中的廈門地標”活動開展以來,廈門高崎國際機場(以下簡稱“廈門機場”)成了人們推薦的高頻選項。

        ●1983年10月22日廈門機場正式通航

        21個月建成彰顯“特區速度”

        T1航站樓

        1983年10月建成,面積6300平方米,后因規劃調整拆除。

        T2航站樓

        1993年10月建成投用,作為T1航站樓的補充,定位為短期過渡。經改造后,2012年成為T3航站樓國內區域。

        改革開放初期,假如說“四個特區里,廈門最需要機場”,沒有多少人會反對。當時,廈門的對外交通不甚通暢,在“八山一水”環繞下,開車多是崎嶇山路,乘火車進福建、再到廈門,需要在崇山峻嶺中兜兜轉轉超過一天。這讓想來投資的客商望而卻步。

        “沒有機場,誰會來廈門?”1982年,廈門機場建設正式上馬,全國各地的建設隊伍奔赴高崎海邊,總人數超過一萬人,他們即將要創造的,是21個月建成一座機場的“特區速度”。

        通過邊勘測、邊設計、邊施工的超常規做法,不到3個月時間,廈門機場便完成建設施工設計圖紙;修建過程中,沒有食堂,施工人員在修建處搭伙吃飯,放下碗就接著干活;沒有專門的休息室,蚊子太多,大家干脆就在工地中間搭起蚊帳睡覺,起身就能繼續工作……

        1983年10月,僅用了一年零九個月,在黃土漫天、坑洼不平的廢舊機場原址上,一個擁有2150米長跑道、2.4萬平方米停機坪、6300平方米航站樓的新機場建成了。而在當時,發達國家建設一座標準機場至少也要耗時三年。

        為了緩解客流壓力,作為對T1航站樓的補充,廈門機場T2航站樓于1993年10月建成投用。T2從建設之初就被定位為短期過渡。為了長遠發展,在T2投用的同時,T3航站樓的建設緊鑼密鼓地進行著。

        ●1996年11月8日二期改擴建完成

        1億元資金撬動22億元擴建項目

        T3航站樓

        1996年11月8日投用,當時是國內機場的標桿。外觀為白色燕尾脊,呼應閩南大厝的意象;層層階梯狀結構配合透視的窗口,整體更顯靈動。

        特區的發展速度總是“令人想不到”,1989年,廈門機場旅客吞吐量躋身全國第6,剛通航6年就迎來飽和,最初建設的航站樓在大客流下捉襟見肘,機場擴建二期工程勢在必行。

        二期機場要建多大?經過多輪討論,航站樓擴建計劃規模從2萬平方米增加到8.6萬平方米,但大家還是覺得不夠用。“當時旅客量年增速達到48%,規模一定要適度超前,最后拍板的規模是12.9萬平方米。”曾任廈門機場副總的王澤源回憶說。

        這也給廈門機場帶來了一場“硬仗”。1992年,當時的航空港以1億多元的資產自籌資金啟動22億元工程的擴建,1996年還貸高峰期時每天的利息就高達50萬元、公司賬面最低時僅剩200多萬元,全員上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,想盡各種融資辦法扛過了最艱難的時刻,并用多元化經營成功償還巨額貸款。

        “這一切都是值得的,1996年11月8日T3航站樓正式投用,配套了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流程設計和最好的設備。可以說,擴建后的廈門機場就是國內機場的標桿。”王澤源自豪地說。

        T3航站樓建成后,廈門機場的發展可謂扶搖直上,2009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大關,2014年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。

        ●2014年12月T4航站樓建成

        廈門機場開啟“雙樓運行”模式

        T4航站樓

        2014年12月建成,外觀延續了閩南大厝風格,但又融入了白鷺展翅的意象,馬鞍形的雙曲效果,與閩南建筑的起翹屋頂十分類似。

        高速增長的客流量,推動廈門機場再次擴建。2006年,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開工,具體建設項目包括新航站樓、園林廣場停車樓建設項目、停機坪改擴建工程等。

        2011年,航站樓配套設施園林廣場停車樓建設項目率先完工。其建設1075個車位、搭配世界先進的車流疏導模式,有效解決了機場及周邊片區“停車難”問題。

        而新建的重磅項目T4航站樓,位于T3航站樓的東側。“有面子同樣有里子”,T4航站樓主樓一樓是到達層,二樓是出發層,為了實現上下機客流分離,指廊使用了“剪刀式”登機橋,上下飛機的旅客“各行其道”,提高了航站樓的運行效率。

        T4航站樓于2014年12月建成,總建筑面積為12萬平方米,設計年旅客吞吐能力1000萬人次至1200萬人次,建成后全部用于國內旅客進出港并承接了T3航站樓近一半的客流,從此,廈門機場正式進入“雙樓運行”模式。

        【鏈接】

        T1-T4航站樓“前世今生”

        1983年10月22日,廈門機場正式通航,T1航站樓同期啟用。

        作為T1航站樓的補充,廈門機場建設T2航站樓。T2航站樓于1993年10月建成投用。

        1996年11月8日,廈門機場二期改擴建完成,T3航站樓啟用,該航站樓是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航站樓。同期,T1、T2航站樓停止使用。后為提高廈門機場的保障能力,緩解T3航站樓超負荷的運行狀況,T2航站樓經改造后于2012年5月5日投入使用,作為T3航站樓國內區域。T1航站樓因規劃調整拆除。

        2011年10月22日,T4航站樓奠基,于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,廈門機場開啟“雙樓運行”新模式。

        2021年10月23日,廈門機場國際/港澳臺到達第二通道正式啟用。第二通道是廈門市疫情防控“外防輸入”主要項目之一,位于原廈門機場T2航站樓,是獨立于國內進出港旅客及國際出港旅客的全封閉式入境專用通道,主要承擔廈門機場國際/港澳臺入境航班及旅客的保障任務。

        關鍵詞: 民用機場 高崎 國際機場 經濟特區 比翼齊飛 航站樓

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|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91久久久|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| 亚洲人成人网毛片在线播放|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| 久久亚洲成a人片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|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|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|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|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|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| 亚洲影院在线观看|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| 亚洲综合精品一二三区在线|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| 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|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|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|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|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|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|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|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| 精品亚洲永久免费精品| 亚洲韩国—中文字幕| 亚洲精品不卡视频| 456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|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|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|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|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| 亚洲永久在线观看|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|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| 亚洲精品色午夜无码专区日韩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