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國內 >

        走進四個入住人才住房的家庭 聽他們講述結緣和扎根廈門的故事

        2022-04-10 08:43:09    來源:廈門日報

        【編者按】

        人才是經濟發展、創新創造的重要基礎。數據顯示,過去十年,廈門全市人才資源總量由62.8萬人增至139萬人,城市人才吸引力正在不斷增強。

        為了讓留廈人才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,我市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,通過住房保障、醫療保健、子女入學等全方位、立體化、精準化優惠政策,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環境,助力他們安居樂業。

        本期家訪,記者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,走進四個入住人才住房的人才家庭,聆聽他們在鷺島熱土上筑夢、圓夢、逐夢的故事。

        關鍵詞歸屬

        ●出鏡人物

        英浩,50歲,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教授,廈門市C類高層次人才;妻子沈紅,50歲,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教授

        ●地址

        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泰然居

        ●心愿

        希望疫情趕緊過去,大家都能迎來更美好的生活。

        記者(左上)視頻連線英浩、沈紅一家。

        有家就有了歸屬感

        想盡己所能培養人才

        廈門網訊(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)“新家的網絡好,這會兒,英老師在書房給學生上網課呢!”接通視頻時,沈紅在客廳備課。不一會兒,英浩也從書房出來。趁著課間,夫妻倆給記者講起在廈扎根的故事。

        英浩和沈紅都是東北人,此前在遼寧高校任教。2019年,從事環境藝術設計教學的英浩正尋覓一片更適合發展的土壤,在朋友的推薦下,他來到廈門,“我們來旅游過幾次。不論城市環境、文化氛圍還是發展速度,廈門都很吸引我們。”

        2021年3月,沈紅追隨丈夫來廈工作。同年,廈門推出“留廈六條”硬核措施。有著正高級職稱和教學科研成果的英浩被評定為高層次人才,和妻子申購到了100平方米的人才住房。沙發,書架,辦公椅,一眼望去,新家陳設雖簡單,但夫妻倆認為——吾心安處是吾家。

        “中國人對家的認識,是一個實體性概念。每當別人問‘你家在哪兒’的時候,大家都會習慣性地指向住所。”沈紅說,廈門的人才政策,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傳統文化中人們對“家”的理解,“人才有落腳的地方,幸福感、歸屬感就會提升;同時,也更能安下心來,發揮特長、貢獻智慧,見證和推動城市成長。”

        向記者展示地鐵社區房窗外的風景時,英浩、沈紅滿懷憧憬:“次臥的窗外是在建公園,西邊是廈門新會展中心,遠眺還能看見翔安跨海大橋……未來,家周邊不僅交通方便,還能逛公園、看展覽!”

        工作之余,他們常去八市吃小吃、買海鮮,去鼓浪嶼,徜徉在鋼琴聲里……這些與鷺島相關的細節,已成為他們教學的素材、寫作的靈感。

        “城市的發展潛力、優待政策,與人才的去留息息相關。我們相信,廈門的人才磁場會越來越強,發展也會越來越好。”沈紅說,她和丈夫將盡己所能為廈門培養人才,同時,也會把自己扎根廈門故事告訴更多年輕人,鼓勵他們為建設廈門做出貢獻。

        關鍵詞溫度

        ●出鏡人物

        曹留烜,37歲,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副教授,福建省C類高層次人才、廈門市C類高層次人才;妻子王春芬,38歲,廈門市恩仕集團人力資源總監;兒子曹嘉齊,小學;小女兒曹嘉婧,幼兒園

        ●地址

        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泰然居

        ●心愿

        家庭和睦,健康快樂。

        記者(右上)與曹留烜一家進行視頻連線。

        旅游后就不想走了

        為留廈拒絕北京工作

        廈門網訊(廈門日報記者 楊霞瑜)“新房旁有個大操場,還有一些健身器材。”“妹妹喜歡兒童活動區的小鴨子搖搖椅、滑滑梯……”當記者與曹留烜一家進行視頻連線時,孩子們說起即將入住的新家,興奮地分享著各自的發現。

       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的副教授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、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、在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、授權發明專利10項……曹留烜被評為廈門市C類高層次人才后,他和妻子于2020年底申購了一套99平方米的人才住房。

        “交材料、簽合同、辦理公積金貸款等,整個流程都是‘一站式服務’,相當便利。”曹留烜說,去年底驗房后,他對房型、周邊配套都很滿意。

        “還記得10年前,曹老師從北京大學博士畢業時提出定居廈門,我當下就同意了。”妻子王春芬說,他倆在北大讀研究生時談的戀愛,其間曾一起到廈門旅游,對這座城市的印象就很好,尤其是當車輛駛入梧村隧道后,映入眼簾的是隧道壁上栩栩如生的海洋生物裝飾,這些小細節顯示出廈門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。

        其實,曹留烜曾拒絕北京的工作而選擇“留廈”,除了因為他是福州人,不想離家鄉太遠,也被廈門人文關懷以及風光美景所吸引。曹留烜感慨道:“入職廈大解決了落戶、子女的入學問題,人才政策又緩解了購房壓力,這對于個人和家庭來說都非常有吸引力。”

        曹留烜的新家緊靠地鐵口,交通便利、離他供職的廈大翔安校區近,最令他驚喜的是鄰居中有不少同仁。“廈大好幾位老師都在同個小區,我家鄰居就是我熟悉的同事。”曹留烜認為,同事能住在同一個小區,不僅方便聯系,也讓大家更有歸屬感。

        “我們會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入住新家前的準備工作。”如今,曹留烜和王春芬正在為孩子們添置兒童床和書桌椅等,一切都準備好后,他們將搬進期盼已久的新家。

        關鍵詞團聚

        ●出鏡人物

        張輝,40歲,福建龍凈脫硫脫硝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、高級工程師,廈門市B類高層次人才、廈門市第五批青年創新人才。妻子胡秀玲,39歲,單位干部;女兒張梓宸;兒子張梓熙

        ●地址

        翔安區鼓鑼三里洋唐居住區

        ●心愿

        希望妻子工作調動順利,孩子們可以順利轉學到廈門,在廈門安家團聚。

        張輝及家人向記者分享搬入新家的喜悅。

        一門心思搞科研

        喜氣洋洋搬新房

        廈門網訊(廈門日報記者 劉少敏)“我們客家人喬遷,非常講究儀式感和傳統。”4月4日下午,張輝給記者發來年初入住人才房新房時的視頻和圖片:門頭紅布下新貼一對門聯,張輝用扁擔挑兩個紅桶走進廚房,廚房墻邊兩捆新柴裹著紅布,灶臺上放兩盞紅燈。“這是我們客家的習俗,點馬燈,放新柴,寓意紅火興旺。”張輝說,那天親朋來了兩桌,就在新房擺上紅椅、大圓桌,115平方米的房子,裝潢溫馨,熱鬧喜慶。

        “如果我沒回廈門,哪有這么熱鬧溫馨?”張輝和妻子都是龍巖人,2004年他從中國農業大學畢業后以本專業前三的優異成績留京工作,并取得北京戶口,但隨著廈門發展越來越好,人才政策越來越有吸引力,張輝也動了到廈門發展的心思。

        “廈門的人才政策很實在,符合人才住房的申請條件,公司第一時間就通知我了。”張輝說,2012年他入職后就已符合“骨干人才”的申請條件,但要申請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,至少要成為B類人才。

        為了給家人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,張輝一門心思全投入到工作和科研中。他主持的多個工程項目,先后榮獲第三屆福建省機電工程科技獎(三等獎)、青海省示范項目等榮譽,還有2套設備裝置分別獲國內、省內首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。

        2019年12月16日,張輝通過B類人才申請的公示正式發布,他第一時間把消息告訴在龍巖的妻子。“公示那5天,我都睡不著覺。”妻子胡秀玲說,老二沒出生時,自己和女兒周末到廈門還能擠一擠張輝的單人宿舍,可后來一家四口就只能在酒店相聚。一家人都盼著能早日在廈門買房,到廈門生活、學習。

        胡秀玲翻出喬遷當日門口的對聯說,“吉祥第富貴隆昌,平安宅人財興旺”,這是公公親手寫的,兒子在廈門能有資格買人才住房,老人家幫辦喬遷宴時特別有面子,辦得紅火又高興。

        關鍵詞圓夢

        ●出鏡人物

        戴燕芳,34歲,廈門市江平生物基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總經理,廈門市骨干人才;丈夫陳友盟,38歲,廈門跨越速運行政人員;兒子陳宇杰

        ●地址

        翔安新店保障房地鐵社區怡然居

        ●心愿

        繼續認真、踏實地工作,企業越來越好,廈門發展越來越快。

        記者(右下)視頻連線戴燕芳一家。

        曾經是人才政策受益者

        如今成為引才“橋梁”

        廈門網訊(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)4月5日上午,戴燕芳和丈夫、兒子坐在沙發上,拍下了在新家的溫馨合影。他們身處的翔安地鐵社區保障性商品房面積約70平方米,南北通透、交通便利,是一家三口在廈扎根的重要“里程碑”。

        戴燕芳清楚地記得,房子是2020年12月31日辦理交房手續的。那天上午,小兩口七點多起床,迎著晨光,從集美驅車近一小時抵達翔安。陳友盟回憶,睡前他們檢查了好幾遍要帶的材料,就怕辦手續時出紕漏。

        在廈扎根是戴燕芳的愿望,她來自寧德古田,2008年入職廈門市江平生物基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,從一名前臺做到中層管理人員。“十幾年來,我在廈門都是租房子,換了三四個地方。結婚有孩子后,我和丈夫就在想,如果能在這兒擁有一個自己的小窩該多好呀。”

        我市不斷完善的人才政策,幫一家三口圓了夢——2019年,廈門市江平生物基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獲“三高”企業認定,戴燕芳得以落戶廈門;2020年,她作為公司骨干人才,購得人才住房;2021年,兒子陳宇杰在廈入學,在家門口就能上幼兒園、小學……

        事實上,戴燕芳不僅是人才政策的受益者,還是企業招引人才的“橋梁”。“我們公司專注生態修復整體解決方案等業務,對專業人才十分渴求。”戴燕芳說。因此,她很關注人才方面的政策變化,一旦遇上符合條件的員工或應聘者,就會幫助他們申請優待;對于條件還不符合的,她也會鼓勵他們繼續學習深造,爭取留廈機會。

        目前,企業研發部員工都是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,其中還有兩名博士。“人才留廈舉措涵蓋住房保障、子女入學、配偶安置等,對人才來說是絕佳的利好。”戴燕芳說,未來,希望企業能在人才優惠政策方面擁有更多主動權,通過精準滴灌,助力更多高層次人才登鷺留廈。

        關鍵詞:

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|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| 国产亚洲综合网曝门系列|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|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|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| 亚洲另类少妇17p|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|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|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∨| 亚洲激情视频网站|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|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|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|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|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|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|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|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|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|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|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|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|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小说| 亚洲AV色吊丝无码|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|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|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|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|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|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|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|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久久亚洲?V成人无码|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|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|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|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