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要聞 >

        荊楚地理∣三塊億齡巨石歷經滄海桑田,共同見證鄂州蝶變與騰飛

        2023-03-14 17:16:58    來源:極目新聞

        極目新聞記者 趙德龍

        通訊員 劉圓圓 史宇峰

        石頭在自然界最為常見,其堅硬、耐久不變的特性,加上背后優美的傳說,讓許多人相信石頭有靈。觀音閣巋然江心,被稱作“萬里長江第一閣”;梁子湖碧波萬頃,湖面水鳥嬉戲,似一幅水墨畫;花湖機場投用,作為亞洲第一座專業貨運機場,長江岸邊“空中出海口”正式打開。


        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        湖北鄂州此三地聲名遠播。然而,其間蘊藏的三塊巨石,卻未必人所共知……近日,三塊巨石受到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李長安教授關注,他介紹這三塊巨石的形成,可能分別有一億、兩億、三億年歷史。

        1億歲走馬石見證港城“起飛”

        3月的鄂州時晴時雨,花馬湖可謂水光瀲滟、山色空蒙。花馬湖畔,一架架飛機在花湖機場起落。作為亞洲首個貨運機場,有望實現華中地區貨物“一日達全國,隔夜達全球”,湖北的“空中出海口”正在啟航,一條中國的“空中絲綢之路”也正向世界延展。

        要是在幾年前,走馬村71歲的村民李從富做夢也不會想到,他的家鄉,那個老舊的走馬村,有朝一日有望成為世界貨運樞紐。5年前,鄂州花馬湖周邊3個鄉鎮8個村48個村民小組被定為鄂州花湖機場核心征遷區域,其中走馬村是唯一整村拆遷的村。

        如今,走馬村已被全新的機場取代,李從富和鄉親們都已安置別處,村里留下的,唯獨昔日村頭那塊高達20余米赭紅色巨石。

        鄂州花湖機場高石

        當地人說,以前大家叫它“高石頭”,其實“高石頭”還有學名,叫“走馬石”。近日,李從富來到花湖機場轉運中心,曾經熟悉的油菜地、水塘已成了機場倉庫和跑道,唯有高石屹立在原位,看到高石,村莊的面貌仿佛再次在李從富腦海復原。

        據傳言高石有些來歷,古時期高石比如今更高更長,被當地居民視作“龍脈”,當時鄂州地界正兩國交戰,其中一國屢戰不勝,便使用計謀,從外地找來石匠,將高石鑿斷破壞敵國風水,高石便成如今面貌,鑿石工藝也留在當地。

        若干年后,因高石石料好,先民準備開鑿高石變賣以為生計,動工之際竟有血色液體從石縫溢出,人們對高石產生敬畏,高石得以整體保留。后來,在光禿禿的高石頭半山腰,還長出一棵大柘樹,一年四季枝葉青翠欲滴,如駿馬飛奔時揚起的鬃毛。于是,高石頭又有了新名字——走馬石。

        花湖機場走馬石

        高石不僅是走馬村地標,還承載著鄉親們的童年回憶,不少人兒時曾爬上石頂玩耍。走馬村黨支部書記李從海說,近年來走馬村出了不少人才,許多年輕人在全國各地工作,他們也時刻牽掛著家鄉的發展。目前走馬村村委會正著手編制《走馬村志》,記錄走馬村正在經歷的特殊歷史時刻,也給下一代留下記憶。

        如今,走馬村人民支援機場建設搬離故土,當年的小村莊正變身亞洲最大貨運機場,一步步朝著世界舞臺中心躍進;隨著花湖機場投用,將形成“鐵水公空”多式聯運的交通樞紐格局,港城鄂州也將隨之“騰飛”,一動不動的走馬石,或將成為花湖機場一大國門新景,也將繼續見證鄂州從“鋼城”到“港城”蝶變騰飛的故事。

        2億歲巨石儲存地球歷史“密碼”

        初春的梁子島煙波浩渺,近年來隨著濕地保護力度加大,梁子湖水域成了水鳥的棲息地,數據顯示梁子湖水鳥數量6年翻四番。水煙氤氳的湖面水鳥翩躚,化作一幅動人的水墨畫。

        梁子島水鳥

        婦女節前后,梁子島上迎來一波旅游小高潮。梁子島日前來了一位特殊客人,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李長安教授,在他介紹下,不少游客對島上一塊巨石產生興趣。巨石位于梁子島北邊,高約5米。

        梁子島上巨石( 通訊員史宇峰攝)

        “這塊石頭記錄了2億年前的地質環境。人類對世界和生命的追問從未停止,追尋文字出現以前的故事,依靠地質學破譯巖石密碼,就成為有效的方式。”李長安教授說,梁子島陡壁上的巖石主要由兩種巖性組成,相礫巖和砂巖,附近還有一種泥質巖。

        李長安教授介紹,這三種巖石空間配置反映出,在2億年前侏羅紀初期,這里曾經有一條曲流河,從當時的地形和區域沉積的分布、礫石特征等綜合分析,這條河流的流向是由東向西。李長安教授這一說法讓大家驚嘆。

        無獨有偶,《畫夢長江—波瀾起伏的中國治水故事》一書記載,長江形成于遠古時代,在2億年前的三疊紀,長江流域是茫茫大海,海灣一直延伸到三峽中部,與今天的流向相反,從東向西流入浩渺的古地中海。

        李長安教授認為,梁子島上的地質地貌現象,可作為游客地學科普旅游、中小學生研學,以及大學生地質實習的資源加以開發利用,以豐富梁子島的旅游的內容和形式。發展梁子島旅游務必以環保為先為要,以保護梁子湖為前提,形成旅游公司、島上居民和游客共同締造綠色旅游新局面。

        梁子島上巨石( 通訊員史宇峰攝)

        梁子島景區工作人員表示,他們也準備將此處巨石作為科普教育點,向游客講述石頭的歷史和地質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。

        優美的梁子湖,是游人詩意的夢里水鄉和夢幻的都市田園;上億年的巨石陡壁,記錄著滄海桑田的變遷,其古老厚重的歷史文化,或將給人與自然的共生命運,以新的啟示。

        3億年龍蟠磯托底鄂州精神

        長江之水,滾滾東流,奔騰不息。至中游湖北鄂州,觀音閣雄踞江心。自巴蜀至吳淞口,江中僅此一閣,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閣。觀音閣隨江水浮浮沉沉,經700余年風吹浪打,兀自挺立江心,又被網友稱“閣堅強”。

        3月14日觀音閣

        觀音閣坐東朝西,橫江而峙,自高空俯瞰,恰似一艘“巨輪”。觀音閣之所以如此“堅強”,除本身建筑精巧之外,其底座龍蟠磯亦功不可沒。據鄂州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,觀音閣建于龍蟠磯上,閣與磯巧妙融為一體,它依石而建、地基牢固。

        關于龍蟠磯也有不少傳說。相傳孫權定都武昌(今鄂州)前,有巨龍盤踞石上,停數日方去,因而又名“蟠龍石”。中國地質大學(武漢)李長安教授介紹,龍蟠磯的起源大約可追溯至3億年前。

        觀音閣內,有東方朔殿、老君殿,還有純陽殿、寅賓樓,既供奉有石雕觀音菩薩像,也有八仙石刻塑像,體現出儒釋道“三教合一”、以道為主的傳統文化特征。

        因其自然之壯闊與人文之豐厚為一體,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登閣賦詩。“噴雪波瀾勢若雷,蟠龍浪吸錦云堆。飛濤供養觀音士,不向西山借翠微。”2011年,湖北籍著名作家熊召政在觀音閣留下詩文,描述其磅礴之勢。

        關于最初在江中建閣樓的功用,有說是為鎮水免災,也有說是提醒夜行船只避免觸礁,但具體原因已不可考。今天,它儼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。

        觀音閣

        鄂城區委書記董國平曾說過,面臨壓力時,他時常告誡自己,也常和同事講,“井無壓力不出油,人無壓力輕飄飄。”有壓力是正常的,要學會自我調節、自我疏導。他有空就到長江邊散散步,看看觀音閣。觀音閣屹立在長江中,每年汛期都要經受江水浸泡、洪峰沖刷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,七百多年都堅強地挺了過來,屹立不倒,被網友們稱為“閣堅強”。

        如今,在鄂州人民心中,觀音閣除了是歷史風景,更代表了堅韌不拔,越挫越勇的鄂州精神。

        關鍵詞:

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|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|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16女人 |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不卡|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|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|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|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|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| 涩涩色中文综合亚洲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四虎| 国产亚洲精品仙踪林在线播放|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|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|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| 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| 亚洲综合成人婷婷五月网址|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|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| 亚洲高清有码中文字| 亚洲老熟女五十路老熟女bbw|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| 亚洲综合校园春色|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| 亚洲精品自拍视频|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|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| 亚洲av综合avav中文| 91天堂素人精品系列全集亚洲 | 亚洲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|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| 国产精品亚洲A∨天堂不卡| 亚洲av日韩av高潮潮喷无码| 亚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| 亚洲天堂2016|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|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|